2020年的春节,对于所有中国人,所有中国家庭来说都是极不平凡的一个春节,而对于法官杜迎风来说,更是不踏实的一段时日,因为他的妻子是一名医生,随时可能踏上支援湖北的征程。2月9日,杜迎风的妻子接到通知,被编入该院第二批应对新冠肺炎儿童医疗队,时刻待命准备出征抗疫情一线,并有可能被征用至援鄂一线。
有担心,更多的是默默支持
接到通知后,丈夫杜迎风非常担心,因为妻子不久前身体不适还在恢复过程中,担心去抗疫前线尤其是援鄂一线后,她身体吃不消,到时候免疫力降低,更容易被感染。但是,在这个同胞危难的时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援鄂的医护人员谁又是无牵无挂?谁又没点特殊情况呢?妻子毕竟一年来一直在从事重症监护工作,医院党委从全院抽调人员是应是综合考虑各方因素的。夫妻俩简单的商量后,达成了一致:去。
支持她,同时尽己所能保护她。丈夫杜迎风开始时刻关注湖北前线尤其是武汉和海南对口支援的荆州疫情,援鄂医护人员的分布情况和工作类型,他了解到因防护物资紧张,隔离病区医护人员为避免耗费防护服,在工作期间基本无法进食,穿成人纸尿裤上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杜迎风开始给妻子准备一些能带过去的物资,除了医院给每个援鄂的医护人员保障的后勤物资以外,还额外准备了一些巧克力之类的高热量零食,额外准备了纸尿裤和一次性内衣。考虑到湖北和海南的巨大温差,给妻子多备了一些厚衣物,防寒保暖。
执行案件办结量最多的法官
2018年全国法院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年,对于执行法官来说是充满艰辛和挑战的一年,这一年杜迎风也服从大局从老城法庭调回院执行局办理执行案件,累月的加班让大家都很疲惫,他依然默默坚守,毫无怨言。
2019年,执行案件数量剧增,杜迎风全年办结了300宗执行案子,系执行案件办结量最多的法官。说起杜迎风,领导和同事都对他啧啧称赞。即使案件量这么大,杜迎风依然能够潜心钻研案件,对于疑难复杂案件,承办起来也毫无脾气,同事们都被他对待当事人的耐心和工作的专业性折服。
去年8月,杜迎风意外收到一宗特殊案件当事人寄来的锦旗,上面写着:心系困难群众,好人一生平安。这个案子并没有全部执行到位,而申请执行人却寄来锦旗,让人非常诧异。2014年被执行人廖某在工厂内驾驶机动车不慎将彭某撞伤,经法院判决确认,廖某应赔偿彭某损失共99560元。该案特殊在被执行人廖某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他的妻子曾罹患乳腺癌需要康复治疗,三个子女都在上中小学,以他的情况根本无力履行。而申请执行人也因为拿不到赔偿款,无法做手术继续治疗。法官颇感无奈,但又深表同情,经努力,杜迎风曾为申请执行人彭某申请了6000元司法救助金,为被执行人廖某保留基本生活费后,后将其多个账户内的共计15000余元扣划给彭某。在多次走访和调查后,杜迎风将双方当事人的详细情况都告知对方,争取双方对法院执行工作的理解支持,最后廖某与彭某达成分期履行的和解协议。杜迎风不忘鼓励廖某打起精神,勤劳致富,改变现有的处境,争取早日脱贫,早日履行完债务。虽然钱并没有被全部执行到位,但是申请执行人彭某被杜迎风法官的正直和善良所感动,最终从江西给他寄来了锦旗。
事业与家庭兼顾
与杜迎风法官一样,妻子对待工作也充满热情。妻子具有挑战精神,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因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的诊疗理念、技术更新快,相对于儿科其他领域,自己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医疗技能,这可以让一个医生更快成长,她毅然选择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工作,但面对出生不久又罹患重症的新生儿,这项工作是与死神赛跑,责任和挑战更大,抢救工作不分昼夜,工作期间哪怕是凌晨两三点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更无论长期透支的体力和超强的心理压力。
作为丈夫,同时也作为法官,他理解女性工作艰辛与不易,所以他对妻子的选择表示尊重和支持。妻子工作很忙,白班晚班倒,全年无休,下班(加班)时间不固定,凌晨有时,深夜也有时。虽然身为法官,办案任务繁重,工作压力也非常大,但是他还是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尽力为妻子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自己多承担一点,妻子就能多休息一会儿。都很忙的时候,可能夫妻俩一周只见两三次面,但是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夫妻俩的日子依然过得十分充实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