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瘦娇小的身材,温柔舒缓的语调,3月12日早上8点,记者在办公室第一次见到陈俊帆时,很难把30出头的她与一个负责澄迈法院140多名干警后勤工作的办公室负责人联系起来,但经过一天的采访体验,记者终于明白了这个刚刚获得全省法院先进个人的“大总管”是怎么炼成的。
13项工作清单,用两“心”经营“杂货铺”
一大早,记者就在陈俊帆办公桌上看到了一张列有13项工作清单的稿纸,这是她前一天晚上列好的,这些都是她3月12日必须完成的工作。因为办公室的工作杂而繁琐,俨然是个“杂货铺”,涉及法院财务、会务、装备、资产、接待、基础建设、信息化建设、食堂管理等方方面面,每一项工作都关系法院审判工作大局和全体干警的切身利益,为了经营好这个大“杂货铺”,她一直奉行细心和耐心两“心”,每天下班后都会列好第二天的工作清单,防止自己在忙碌中漏办工作。除了已经列入清单的工作,还有很多不在计划中的工作也会突如其来的找上她。早上8点,一到办公室她便开始整理院务会会议纪要,8点40分临时替参加全县植树活动的印鉴管理人员为十几份裁判文书盖章,9点交代食堂接待事宜,9点05分给下属安排工作任务……5点半已是下班时间,她还在赶一份智慧法院的工作报告,“一定要完成并上报才能下班”,陈俊帆表示。每一个时刻都有不同的工作,对每份工作都投入百分百的责任心,这是记者零距离接触陈俊帆发现的。
112通电话,法院最繁忙的“话务员”
“我们已经确定了参会名单,稍后就报送。”陈俊帆与县人大办公室刚刚通完电话,手机铃声又响起来了,是中兴法庭的书记员跟她了解新版办公系统的安装与更新事宜。一天的时间里,陈俊帆电话基本不离手,面对随时打进的电话,陈俊帆笑称自己都快成“话务员”了。作为办公室负责人,“外联内协”是她的职责,每天来自县内相关部门、法院内部以及信息化工程承建方的电话让她目不暇接。据统计,3月12日她拨打和接听的工作电话数共计112个,很多工作都在电话中得到了妥善的安排或解决。
11560步,上班时间也是健身时刻
信息化建设是近年来法院重点工作之一,精通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陈俊帆一直是澄迈法院该项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在经过了近5个月的施工,澄迈法院指挥中心建设已近尾声。12日上午陈俊帆带领工程承建方人员在门岗、立案庭、监控室等处确定信息化安防设备的安装位置,并与项目的监理人员到指挥中心查看项目进展、提出改进意见和协调项目装修问题等。在处理专业问题上,看似文弱的陈俊帆则表现出了很强的决断力和专业性,态度坚决,条理清晰,直指问题病灶,并严肃要求工程承建方务必确保指挥中心建设进度和质量。体验采访陈俊帆的一天,她就像一个风一样的女子,时刻游走在办公楼的各个角落,在快下班的时刻,记者看了一下她的手机计步器上显示的11560步后,终于明白了她纤瘦的理由。她本人也表示工作日走过的地方太多步数一般都保持在1万步以上,所以上班时间让她意外收获了健身的效果。
作为办公室负责人,加班对陈俊帆而言是常事,当记者问她“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时,陈俊帆认为这是一个比工作本身更难的问题,对家庭她是愧疚的,所幸她丈夫对她的工作表示支持,而公婆也能理解并分担照顾孩子的重任,这为她心无旁骛的工作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提到法院,大家可能更多关注的是审判执行和法官,但却往往忽略了为审判执行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司法保障的行政后勤人员,陈俊帆的一天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到他们这个群体忙而不乱、杂而有序的工作,而她也正是所有法院从事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的一个缩影,他们就像绿叶映衬出了审判事业的伟大和审判人员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