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考虑到近期海南气温将骤降,作为桥头镇扶贫大队长的澄迈法院院长担心群众冷暖,决定组织澄迈法院帮扶责任人开展下乡送温暖活动。12月28日上午,澄迈法院帮扶责任人陆续将统一采购的棉被、花生油、大米送到了贫困户的家中,提前为贫困户做好防寒准备。
一直以来,澄迈法院将扶贫攻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采取了六项措施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压实扶贫责任。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压倒一切的政治性工作。我院紧密配合中央、省委、县委的工作部署,按照县统一安排先后确立25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为帮扶责任人,定点帮扶全县46户贫困户,共帮助39户贫困户实现脱贫,积极选派2名青年干警脱产下乡任“第一书记”,全身心助力基层脱贫攻坚。
二是党建引领,作风务实。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的模式,使扶贫工作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推动党建富民。积极扛起政治责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化被动为主动,下真心、用真功、动真情做好扶贫工作。我院帮扶责任人真心为贫困户着想,遇到真正困难的家庭,甚至自掏腰包进行帮助,想方设法帮贫困户找工作提高收入,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牵挂生病住院的贫困户,并考虑在内部发起募捐帮助贫困户缓解困境。
三是统筹兼顾,加强保障。将脱贫攻坚和审判工作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统筹做好扶贫工作和审判质效提升工作。在脱贫攻坚的人、财、物等方面,加强保障。2016年以来,我院积极向财政争取资金支持,先后用于扶贫攻坚工作金额达到80万元,努力帮助贫困户改善居住条件,改善生活状况,为贫困户提供多项帮助,助其增产增收。
四是全面了解,因户施策。通过实地走访、入户调查等方式,对每个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和脱贫帮扶措施做到清楚、准确、具体,吃透政策,因户施策,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积极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申请危房改造项目,对因教育致贫的贫困户申请教育扶持资金,因病致贫的申请医疗扶持,对缺少劳动机会的贫困户寻求工作机会,共帮助16户贫困户外出务工,对有劳动力但不方便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发放鸡鸭鹅苗、种牛、种羊等扶贫物资,通过生殖繁育,有贫困户已扩大到8头牛、20只羊的养殖规模。对个别贫困户采取特色帮扶手段,如帮助其购买三轮车载客,增加收入。
五是爱心助力,消费扶贫。积极响应省委、县委消费扶贫号召,积极组织干警参与线上线下消费扶贫活动,消费扶贫活动开展以来,前后共组织参加3次线下爱心扶贫活动,集体前往桥头购买贫困户农产品,鼓励干警去南亚广场临时爱心集市赶集采买,并组织院食堂前往南亚广场临时爱心集市采购农产品,截止到目前线下消费共8039元。
六是志智双扶,产业扶贫。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紧密结合,发挥法律工作专业优势,立足精准扶贫、精准普法两个“精准”,不仅帮助群众的“物质”富起来,还要把群众的“志气”富起来、“智力”强起来。对待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户,进行思想劝说,让其一同观看电视夜校,对其进行种养殖技术培训,鼓励通过劳动实现脱贫致富。让桥头地区贫困户加入沙土甘薯合作社,分享产业扶贫的红利。我院一户定点帮扶贫困户在帮扶责任人的帮助下,充分利用桥头地区特色农产品优势,收购、贩卖桥头地瓜,一天净赚150元利润,很快实现了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