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法律网讯(胡娜 崔雯)“没想到澄迈法院的法官们能真真正正地给我这个外地人维护权益,我真的感觉像看电影一样,握着手上的钱才敢相信这是真的”,来自湖南的农民工周化跃站在海南省澄迈县人民法院审判楼前,激动地说。
周化跃是今年正月元宵节前从海南澄迈法院满意地走出去的众多当事人之一。澄迈法院龙年开了一个好头,彻底打破了以往海南的法院“元宵节前不办案”的陋俗,对司法为民做了最好的诠释。而这样的深刻诠释正得益于澄迈法院去年开始推进的法院文化建设。
去年以来,澄迈人民法院以建设人民满意法院为目标,在抓好审判工作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同时,高度重视法院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打造文化软实力助推法院审判工作。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努力将老百姓易为接受的民间文化与依法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结合起来,结合法院自身特点采取多项有力措施扎实推进法院文化建设,提升法院文化“软实力”。
通过加强调研学习,营造你追我赶的竞争文化氛围,推进法院内涵建设。一方面鼓励青年干警学写作、勤写作、爱写作,加强司法宣传,增强司法公信力,对该院的刑事审判、民事调解、执行清积等工作进行重点宣传报道,让群众更加了解法院工作,增加法院工作的透明度,最大限度争取社会对法院的支持,提高法院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在各业务庭审设置兼职信息员,信息员每月必须向办公室报送1篇以上新闻信息,信息报送情况定期进行公布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同时,为使干警“走基层,接地气”常态化,确保“人民司法为人民”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办案干警的内心,由“要我为人民”转变为自觉的“我要为人民”,澄迈法院通过建立以老城和永发两个人民法庭为中心、以巡回审判为重点的便民诉讼体系,并开发了案件“从摇篮到坟墓”的服务体系,实现了“思想上为民、程序上便民、措施上护民、效果上利民”的承诺,从而有效地推动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
为了能更好的化解矛盾,减少当事人之间的对抗情绪,指导当事人理性维权,而不是“赌气”维权,澄迈法院从细节入手,要求干警们注重司法文明礼仪,让当事人从内心认可法官是在为自己着想,为自己服务的“公仆”。
走进澄迈法院,当事人看到的不是冰冷的审判楼,而是以和为贵的维权居间裁判所。LED屏上显示着那句著名的法律格言:“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
在澄迈法院,无处不体现着对当事人的尊重、理解、关爱,也正是这样的法院文化氛围较好地消除了当事人与法院的对抗心理,成功推动了该院审判工作的开展。今年一月,澄迈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18件,结案98件,结案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85个百分点,案件的审理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较好地实现了案结事了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